在教学生活中,接触到很多厌学偏科的学生,家长、学生和老师都颇为苦恼。其实没有天生厌学的学生,而是在尝试了很多次努力后,依然没有获得学习的成功,受打击多了,久而久之,开始产生厌学情绪。究其原因,主要在于教学过程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,反而是被动的接受知识,于是学习变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生活,变成了一种负担,一种压力,甚至是一种折磨。
王同学说他不喜欢上语文课。我让他描述了他们语文老师讲课的情景,大概如此吧。
教室里:老师讲的热火朝天,学生在努力地听讲…。
老 师:同学们听明白了没有?
同学们都停下笔,抬起头来,但没有一个人吭声。这时,老师把同学们一个个叫起来提问,可是发现同学们还是一知半解,对所讲的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。
老 师:原来你们什么都没懂,那我问你们,你们为什么不吭声呢?
总 结: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提不出问题,或许会使一个缺乏经验的老师感到惊奇,其实这是一种毫不足奇的现象。因为学生并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懂。
而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,她会把所有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反馈上,全程互动,而不是讲了半天,才问学生有没有听懂。一个优秀的教师,不仅要向学生讲解知识点,而是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,靠自己的努力得出同样的解释。
在一个优秀的教师哪里,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,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。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定理、推论、结论直接的告诉学生,而是引导学生,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,老师再去逐个解释、补充。在这种情况下,知识就不是被动接受的,而是主动获得的。
记得我与王同学在恒高的第一次课,在我们讲高考诗歌鉴赏时,王同学告诉我他有很多的答题技巧,但令他苦恼的是这些技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派上用场,反而更加讨厌学语文了。
其实考试可不是考答题技巧,而是考察我们对古典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。我知道,我们要从近几年考试的众多诗歌篇目中找出隐藏期中的一般规律性。在学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后,要求王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:初唐、中唐、盛唐诗坛的代表人物分表有哪些?他们的作品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?这些是否与当时的历史时期相关,与个人的风格又有怎样的联系?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找来了试卷、教材,和一些辅导材料,一起翻书,一起思考,,通过对比和比较各个诗人文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,正正整理了十几页A4纸。一开始,王同学提出的自己的看法都比较片面,我就提出了质疑,他再次思考,又补充了自己的观点,而且随着对问题的研究,他对唐诗的兴趣更加浓厚了,所以以至于我后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后,他迫不及待的说,这么简单,我怎么没有想到呢?我想,他已经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了。在后来的考试当中,取了了让人欣慰的成绩。考试结束后,我问他考得怎么样,他说,看到题目,就想起了我们上课的情景,题目太简单了,哈哈。王同学对古典诗歌的理解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,反而说,早知道古诗词里有这么大的学问,又这么有意思,我早就好好学习语文了。
如果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,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对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,那么他获得的知识将是非常宝贵的,而且能够培养一种非常好的习惯——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研究探索,去克服困难,解决问题。把学习的过程变为研究探索的过程,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获取,那么我们就如拥有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,只会飞得更高,更远。